雪都“石榴花”:方寸家务间绽放巾帼风采
阿勒泰新闻网-阿勒泰地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胡俊秀)“没想到,做家务月收入也能过万。‘优阿姨’让我重拾自信,我从没有像现在这样充实!”近日,哈巴河县优阿姨家政服务有限责任公司的萨依然古丽·哈力木获得公司“金牌月嫂”后感慨道:“‘优阿姨’让我越发自信从容。”
只要敢想、敢学、敢干,一切皆有可能。时下,在祖国西北边陲的哈巴河县,一场关于女性成长的美丽蜕变正在上演。曾经围着灶台转的家庭主妇,如今成长为月入过万的高级育婴师;曾经的牧区妇女,通过专业培训成为备受追捧的“金牌月嫂”。美丽蜕变的背后,是月嫂“出圈”成为就业“金名片”的巾帼传奇。
破茧:从“铁饭碗”到创业路
2016年,阿依江·哈比捧着人人羡慕的水利局“铁饭碗”,却在生育后遭遇了“寻月嫂难”的困境。“找不到就自己培养!”这位倔强的哈萨克族妇女敏锐地捕捉到家乡家政服务的市场空白,毅然放弃稳定工作,踏上求学创业之路。
五年间,阿依江走遍大江南北,几经考察、多地求学,她将先进的育儿理念与边疆实际相融合,在学习中不断实践……2021年,学成归来的阿依江在哈巴河县创办了“优阿姨”家政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开业之初,人员培训是关键。在首期培训中,阿依江像教自家姐妹一样手把手教学:新生儿洗澡如何避呛水、产后护理注意事项、科学配餐的盐分控制……培训内容不仅涵盖母婴护理、营养配餐等专业技能,更注重培育服务意识与职业操守。
春风化雨般的教导结出硕果。“我们首批8名学员全部就业,月收入最低5000元。”阿依江说。
蝶变:打造家政“黄埔军校”
走进“优阿姨”的培训教室,温馨如家的氛围扑面而来。墙上悬挂的锅铲、案板,架子上陈列的奶粉罐、辅食机,无不体现着“以家为本”的教学理念。阿依江常对学员说:“我们学的是照料人的艺术,要把雇主家当自己家来经营。”
与普通的家政服务不同,记者发现,“优阿姨”的创新之处在于构建了完整的职业发展体系。
——分层培训:为农村妇女定制基础技能速成课,为城镇待业者开设高端服务专班。
——创业扶持:设立“梦想基金”,提供深造资金与创业指导,已孵化2家托育机构。
——持续赋能:引入小儿推拿、早期教育等前沿课程,推动服务专业化升级。
萨依然古丽·哈力木的蜕变堪称典范。从初学护理时的手忙脚乱,到反复练习终成“金牌月嫂”。她动情地说:“以前月收入过万从来不敢想,现在凭着自己的双手打开了一片新天地。”
绽放:小抹布擦亮人生底色
如今的“优阿姨”已成为哈巴河县的“金字招牌”,年服务家庭突破200户。公司秉持“就业一个人,幸福两个家”的理念,累计培训400余人,带动100多名妇女就业,其中50余人月收入超6000元。“优阿姨”彻底打破了“家政即低端劳务”的偏见。
51岁的古丽娜孜·巴合提汗抚摸着客户赠送的锦旗,眼含泪光:“以前觉得自己就是个干粗活的,现在家家抢着要我。上周有宝妈说‘你比亲妈还贴心’,让我感到无比自豪。”
2025年,优阿姨家政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被评为“石榴花”巾帼创业创新基地,阿依江的愿景更加坚定:“每个女性都该有绽放的舞台,我要让更多姐妹实现‘顾家、挣钱、养家’的梦想。”
优阿姨家政公司凭借规范的管理和优质的服务,已然成为哈巴河县家政服务行业的标杆典范。“‘优阿姨’品牌是促进广大妇女劳动力高质量就业的‘奠基石’,是哈巴河县积极落实就业优先政策的‘润滑剂’。”哈巴河县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姜振凤表示,“未来,我们将积极引导公司引入专业医疗技术资源,深度探索‘母婴护理+医疗技术’的创新服务模式,持续优化品牌建设,进一步拓展培训内容和就业渠道,帮助更多女性实现高质量就业,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