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木乃通天洞遗址考古文化活动启幕
阿勒泰新闻网-阿勒泰地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古扎丽·阿布都热西提 张福新 实习记者 丁奕宁)7月14日,“走进通天洞遗址·感受考古文化魅力”考古文化活动现场考察环节在吉木乃县草原石城通天洞遗址启动。
记者 张福新摄
来自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机构的专家学者齐聚于此,共同踏访这座被誉为“新疆旧石器时代考古坐标”的远古洞穴,触摸数万年前先民留下的文明印记。
记者 张福新摄
作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通天洞遗址不仅填补了新疆旧石器时代考古的空白,更以层层文化堆积与丰富石器遗存,封存着远古人类击石为器、营穴而居的生存密码。
记者 张福新摄
考察现场,嘉宾们紧随引导员脚步,沿着遗址文化层剖面缓缓前行。讲解员细致解读每件石器的用途、每层堆积的年代背景,众人不时驻足凝视,仿佛透过时光尘埃,目睹先民与自然对话的鲜活场景。
记者 张福新摄
为让参与者沉浸式感受考古魅力,现场专门设置了打制石器演示环节。工作人员手持石块,娴熟复刻先民“以石击石”制作工具的过程——在清脆撞击声中,石片剥落,简易石器雏形渐显,生动还原了旧石器时代的生产智慧。众人屏息围观,不禁感叹:“这小小石器里,竟藏着古人大大的生存智慧!”此外,文物保护宣传展板与科普手册也吸引大量关注,图文并茂的内容让公众对遗址的保护意义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记者 张福新摄
“脚踏的每一寸土地都沉淀着万年历史,手中触碰的每一块石头都连着远古文化。”一名考古专家深有感触地说,这样的现场考察让“高冷”的考古变得可感可及,既拉近了大众与历史的距离,更唤醒了人们对文化遗产的敬畏之心。
记者 张福新摄
据悉,本场考察是此次活动的重要一环,后续将通过座谈会形式,围绕通天洞遗址深度研究、旧石器时代考古突破等话题展开探讨,为遗址保护、研究与活化利用凝聚智慧与力量。
记者 张福新摄
“我们开展此次活动,旨在围绕通天洞遗址持续性考古发掘路径、现有成果转化利用方式进行深入探讨。希望通过交流研讨,让考古成果充分释放价值,同时为遗址保护与长远发展汇聚更多智慧和力量。”吉木乃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党组副书记、局长赛特尔古丽·托乎塔尔别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