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纳斯湖畔的“枫桥答卷”
阿勒泰新闻网-阿勒泰地区融媒体中心(实习记者 王景鸿 通讯员 褚正权)在喀纳斯湖畔,层峦叠嶂的青山与湛蓝湖水相映成趣,阿勒泰边境管理支队喀纳斯边境派出所民警的身影穿梭其间。今年上半年,该所以“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为目标,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答卷:化解矛盾纠纷37起,治安巡逻1.8万余公里,寻回失物800余件,救助游客203人,成功打造“景中警 贴心人”旅游警务品牌。
民警正在边境旅游警务驿站为受伤游客进行消毒包扎伤口。
多元调处:矛盾纠纷化解精准高效
积极推动建立由派出所、村委会、外聘律师、职能部门、商户代表等组成的喀纳斯警村民企联合人民调解委员会,法官工作站入驻警务站,联合打造线上调解、咨询、沟通的“云端工作室”,形成“人民调解+司法确认”一站式调解模式。今年6月,某施工队拖欠33名工人3个月工资17.8万元引发劳务纠纷,民警联合司法所、法官工作站、村委会综治人员通过“云端工作室”线上联系福建老板,最终微信支付结清欠款。当前,景区89%的调解协商通过线上完成,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和“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
多方联动:边境辖区守护众志成城
喀纳斯边境派出所坚持边境管控主责主业,结合景区管控特点,紧密依托驻地党委政府,以军警共建、联合党支部为载体,打造“边境管控+景区管理”一体化防控体系。建立“支部联合、警村联动、警企联动、警地联动、警法联动、警警联动”六联管控体系,运行“组织联创、党员联育、维稳联动、边境联管、发展联促、制度联建、警课联授”七联工作机制,不断推进警务机制改革,持续推动社区警务和网格化治理体系全面互融,实体运行“警网融合联动中心”,实现“信息联采、矛盾联调、隐患联排、平安联创”。创新“五法一体”景区旅店业管理法,推行“上报即奖励”“百家商户、百点宣传、百点监督”机制,不断提升辖区群众为景区安全贡献力量的积极性。上半年实现“边境零越界、涉旅刑事案件零发案、警务投诉零发生”的目标。
多措并举:管理服务水平显著提升
高标准打造换乘中心、码头、新村边境旅游警务驿站和哈纳斯村警务室,设置警务工作区、矛盾化解区、热水供应区、应急就医区、母婴哺乳区、歇脚休息区、更衣换物区7大功能区,累计服务93.3万余人次。坚持全警动员、全警参与、重心下移、警力前置,拓展建立“净土边关”党员服务队、义警服务队、义警服务点、平衡车巡逻队,主动靠前开展警务服务工作,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实现边境通行证办理、户籍办理、流动人口报备、特行报备等警务工作前置,提供窗口预约办理、上门办证、上门送证等服务,今年截至目前,共办理边境通行证3.9万余张,提供咨询答复6.8万余人次,上门办理、发放居民身份证19个、居住证48个,助力9户群众开家访、办民宿。研发“景中警 贴心人”警务服务一码通小程序,极大方便游客各类警务需求。同时,民警依托警务服务一码通开展“开门评警”“网上述职”“听呼声、送服务”,切实提升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认同感和满意度,有效实现了警民关系“零距离”、警务受理“零懈怠”、执法质量“零误差”、真诚服务“零投诉”。
截至目前,喀纳斯边境派出所先后35次被评为基层建设先进单位,荣获集体三等功5次、“自治区青年文明号”2次,获2017—2022年自治区平安建设先进集体、2023年度自治区区直机关“五个好”标准化规范化党支部及自治区级“枫桥式公安派出所”称号,2023年获评“全国公安成绩突出集体”和“全国青年文明号”等荣誉,在新疆叫响了具有移民管理特色的警务品牌,成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工作的一面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