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5政务服务改革进行时 | 打造便民“新地标”,进一扇门能办千件事 乌鲁木齐市政务服务大厅可办事项由2016年的400余项增至现在的1100余项
新疆网讯(全媒体记者王媛媛)今年以来,市数字化发展局以“19365”集成政务服务改革为核心,通过优化服务理念、重塑服务模式、强化数字化技术应用等措施,推动政务服务从“碎片化”向“一体化”转变,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加便捷、高效。
一门通达,“一站式办理”重大突破
5月15日,办事群众吴成在市政务服务大厅办理了不动产登记信息查询、企业信息变更、契税缴纳三项业务。“来了一趟,办了三件事,很方便。”吴成说。
企业、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是乌鲁木齐市“19365”政务服务改革的目标之一。
目前市政务服务大厅可办事项由2016年的400余项增加到现在的1100余项,日均办件量4000余件。
5月6日,随着不动产转移登记、房产交易业务全部搬迁至市政务服务中心,标志着“19365”政务服务改革在政务服务“一站式办理”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这也是继去年市人社、医保、交通相关分厅业务陆续进驻后,完成最后一家分厅业务的进驻,实现了市级政务服务事项“应进必进”。
过去,办事群众为了完成不同事项,常常在多个部门间奔波,手续繁杂、效率低下成了政务服务的“痛点”。如今,乌鲁木齐以“19365”政务服务改革为抓手,通过将分散的业务窗口集中到市政务服务中心,实现了业务的集中办理,大大提高了业务办理的效率,同时也方便了企业和办事群众的业务办理,实现了“一站式”服务的目标。
市数字化发展局后期还将在大厅设置“综合窗口”,进行无差别受理。此举也是打破传统的部门进驻办事模式,建立“一窗收件、分类办理、统一出件”的政务服务新模式。
此外,市、区(县)两级政务服务大厅推出周末预约延时服务,涵盖市级200余项、区县平均80余项事项,解决群众“上班没空办、下班无处办”的难题。
市政务服务中心干部焦雪敏说,自今年4月中旬推行周末延时服务以来,累计服务群众近600人次。
一事办结,高效办好“一件事”
近日,办事群众刘莹在市政务服务中心大厅“高效办成一件事”综合窗口,顺利为2个月大的儿子申报了出生“一件事”业务。
“以前要跑几个部门,现在跑一趟就行。”刘莹向工作人员提交了身份证、户口本、结婚证、出生医学证明等资料,并填写了一张表格,半个多小时就完成申报。
作为跨部门、跨层级的制度性改革,“高效办成一件事”整合多部门“单事项”为企业和群众视角的“一件事”,通过优化受理条件、时限、流程及材料,减少环节、材料、时间和跑动次数,实现“高效办成”。
2024年以来,乌鲁木齐强力推动实现“开办运输企业”、“残疾人服务”等15个“高效办成一件事”线上线下并行服务,企业群众办事较改革前相比精简材料42.5%、优化环节83.3%、减少跑动84.6%,压缩时限68.1%。
今年又持续推进第二批13个“高效办成一件事”上线试运行,截至目前,已上线的“高效办成一件事”累计受理办件6万余件。
同时,深化同银行、邮政等机构合作,联合设立政银、政邮网点221个,可帮办代办200项政务服务业务。在全疆创新推出“数字政务门牌”,实现公安、税务等8个特色主题和“高效办成一件事”共280余个高频政务事项“一站式”查询、预约、帮办代办,覆盖全市各中心城区,助推政务服务从“窗口”向“家门口”延伸,构建15分钟政务服务圈。
一网通办,数据“跑腿”升级智慧服务
在市政务服务大厅,各类自助设备成为群众办事的“得力助手”。从红山一卡通自助售充机,到身份证自助申办、取证终端,再到发票代开自助终端,以及不动产登记信息查询设备,让办事群众感受到科技赋能的便捷。
办事群众张媛媛将身份证放入不动产登记信息查询自助终端机识别。几十秒的功夫,自助查询机就把乌鲁木齐市不动产登记信息查询结果打印出来。张媛媛说:“这个设备好,不用专门去窗口查询了。”
“一网通办”不仅体现在自助设备上,更融入了日常办事流程。“以前办信息变更业务大概有7个环节,现在就1个环节,直接在网上就能办,10分钟就把材料提交完成了。”新疆大圆物流供应链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华伟说。
目前,市数字化发展局聚焦平台优化和系统对接工作,加快国家级、省级各垂直系统对接工作,已完成与市级垂直系统对接联通。持续扩大电子证照应用场景,按照“应制尽制”“谁制发、谁核验”原则,推进实现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成品油零售经营批准证书等41种电子证照与实体证照同步制发,实现2批145个事项证照材料“免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