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者 正青春丨刘凯:专解高原“燃油之急”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于江艳 通讯员 孙筱
盛夏的帕米尔高原迎来旅游旺季,蜿蜒的盘山公路上,挂着各地牌照的车辆疾驰而来,驶向这片高原胜境。
中国石化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壹号加能站站长刘凯这些天忙得脚不沾地。“站上总共就6名工作人员,24小时两班倒。”刘凯说,“每天要为上千辆车加油,每一个操作都关乎安全,一点也不能马虎。”
刘凯毕业于湖北商贸学院,2022年12月,他怀揣梦想,来到中国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公司新疆石油分公司实习。
去年5月,他主动请缨,毅然踏上帕米尔高原。初到壹号加能站,因这里氧气稀薄,连着好几天,刘凯头昏昏沉沉的,晚上还睡不着觉。但刘凯没有被困难吓倒,他迅速调整状态,带领团队做好日常油品保供和非油品销售工作。
为给过往旅客提供更好服务,站内特意设置了有氧驿站。旅游高峰期,每天都有游客在站内吸氧休息,缓解高原反应带来的不适。
由于高原加油站数量少,壹号加能站经常接到游客请求送油的电话。去年12月的一天清晨,一位游客满心欢喜地从县城开车前往红其拉甫口岸,想一睹国门风采。本以为沿途会有加油站,可车子在蜿蜒的山路上行驶了五六十公里都没看到加油站的踪影,当油箱报警声响起时,游客慌了神,急忙通过查询拨通了壹号加能站的电话求助。
接到电话,刘凯迅速组织员工,驾驶送油车疾驰而去,帮游客解了“燃油之急”。
这里的冬季格外漫长,大雪封山是家常便饭。一个寒风凛冽的冬日,一通紧急求助电话打破了站内宁静。电话那头,牧民的声音焦急万分,称自己和羊群被困在80公里外的牧场,取暖机没油了,再这样下去,人和羊都面临被冻伤的危险。
刘凯深知情况危急,挂断电话,立即召集员工,准备前往送油。道路被厚厚的积雪覆盖,送油车在路上的每一步都充满危险,稍有不慎就可能发生侧翻。
但刘凯没有丝毫退缩,狂风裹挟着雪花,如利箭般射向挡风玻璃,视线变得模糊不清,因路面结冰,送油车多次打滑,车辆在崎岖的山路上艰难前行。
经过两三个小时的艰难奔波,送油车终于抵达牧场。看到送油车到来,牧民赶紧上前紧紧握住刘凯的手,激动得热泪盈眶。
通常,夏季站内主要销售92号、95号汽油;到冬季,才供应-20号和-35号柴油。今年4月,本已过了低凝柴油销售期,站内却突然接到一个紧急电话,需要大量-35号柴油。原来,有个项目在海拔4500米以上的高山上开工了。刘凯立即向公司申请,两天内到位15吨-35号柴油。
如今,刘凯已在这里坚守了一年多。他不仅一次次为游客和牧民送去“及时油”,还曾为外籍游客发动不着的车辆搭电救援。“这里海拔高,我们的服务标准要更高!”刘凯说。
中国石化新疆喀什石油分公司统计,过去一年,壹号加能站油品销量同比增长34%,非油品销售额同比增长40%。刘凯的坚守,如同一束光,温暖了游客的旅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