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新疆联袂献艺 民族歌剧《二泉》舞蹈节上演
石榴云/新疆日报讯(记者 宋海波报道)7月20日晚,乌鲁木齐文化中心大剧院座无虚席,作为第七届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重磅剧目,由天津音乐学院与新疆师范大学联合演出的民族歌剧《二泉》在此演出。
这部讲述民间音乐家阿炳(华彦钧)传奇人生的民族歌剧,以高水准的艺术表达和感人至深的剧情,为观众带来一场穿越时空的艺术盛宴。
天津音乐学院与新疆师范大学联合演出的民族歌剧《二泉》。石榴云/新疆日报 记者宋海波摄
《二泉》以民间音乐家阿炳的人生轨迹为轴,通过多幕叙事展现其在困苦中坚守音乐信仰的生命史诗。剧中结合西方交响乐与中国传统民族乐器,融入锡剧、江南小调等戏曲元素,采用“跳进跳出”手法,在写实叙事中穿插时空交错的情感独白,赋予歌剧全新生命力。该剧由无锡市歌舞剧院创排,2017年首演,被列入文化部“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重点扶持剧目, 2023年开始,天津音乐学院对其进行经典化创排,众多国内一线歌剧创作人员倾情加盟,精心打磨后与观众见面。
由天津音乐学院师生现场为民族歌剧《二泉》配乐。石榴云/新疆日报 记者宋海波摄
演出现场,观众被精彩的剧情和动人的旋律深深打动。剧中阿炳的声线从清亮到沙哑的层次变化,诠释了角色命运起伏。当二胡名曲《二泉映月》的旋律在剧场响起,观众席间传来阵阵唏嘘。“阿炳喊出‘我的琴就是我的眼’时,我忍不住落泪了,这种在黑暗中追寻光明的精神太震撼。”观众古丽娜尔·阿不都热依木动情地说。
天津音乐学院与新疆师范大学联合演出的民族歌剧《二泉》。石榴云/新疆日报 记者宋海波摄
“这部剧的音乐难点在于平衡,我们既要让交响乐的宏大托住剧情,又要让民族乐器的细腻穿透出来。特别是在第三幕场景中,琵琶独奏的轮指技法与交响乐的弦乐震音交织,营造出‘月影破碎’的听觉意境。” 青年指挥家高嵩说。
此次演出中,新疆师范大学师生参与舞蹈、合唱等环节,此前,天津音乐学院教师专程赴疆指导,实现 “课堂即舞台” 的艺术教育创新。天津音乐学院院长王宏伟说:“当天津的艺术力量遇见新疆的热情,我们看到的是两地文化的交融,也是传统艺术在当代的鲜活生长。希望这部剧能像《二泉映月》的旋律一样,跨越山海,在更多人心中种下热爱民间音乐的种子。”
7月21日晚,该剧将继续在乌鲁木齐文化中心大剧院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