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壁滩上的水文“守望者” ——贾尔恒·祖根别克文明家庭事迹材料
在祖国西北边陲,新疆阿勒泰地区的戈壁滩上,额尔齐斯河静静流淌。这里,有一个家庭,用他们的坚守、奉献与爱,谱写着一曲文明之歌,成功入选第三届全国文明家庭。他们的故事,成为当地一段佳话。
与额河同呼吸,三十八载共春秋。南湾水文站,距离哈巴河县60多公里,临近边境,是额尔齐斯河干流国家重要水量控制站,也是出境水量和水质动态变化监测站 。1987年1月,19岁的贾尔恒·祖根别克高中毕业后来到这里,成为一名水文工作者。38年的时光,他把青春和热血都奉献给了这条河流。水文工作看似平凡,实则责任重大。夏日,在“蚊虫王国”南湾,主汛期时贾尔恒要穿着闷热密封的防蚊服与洪水战斗;寒冬,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的南湾河段风雪交加,他要穿上厚重的皮大衣和毡靴,徒步挖出“雪壕”走到封冻河面上,用钢钎手动打出十几个70厘米深的冰洞,放入测量设备每天定期测流。
身示范家和,亲情爱意永绕梁。贾尔恒·祖根别克时常“以站为家”,在外忙碌,工作中他要求自己做优秀职工,在家庭他要求自己做称职的一员,但凡有时间他也回归家庭,体谅妻子的不易,共同承担家务,感谢妻子的付出。在贾尔恒的影响下,家人也默默支持着他的工作,传承着坚守与奉献的精神。2023年,贾尔恒一家荣获新疆“最美家庭”称号,这份荣誉背后,是贾尔恒传递给家人的以身作则、正直善良、担当有为的榜样力量。在家庭生活中,他们尊老爱幼,夫妻和睦,邻里之间互帮互助,成为大家眼中的模范家庭。
热心解人忧,真诚善举永流传。生活中,他是邻里乡亲的热心人。谁家有困难,他总是主动帮忙。村里的年轻人想学习农业技术,他帮忙联系专家;邻里之间有矛盾纠纷,他积极调解。“大家都是邻居,能帮一把是一把。”贾尔恒·祖根别克朴实的话语里透着浓浓的温情。在贾尔恒·祖根别克的影响下,妻子巴合提古丽也热心公益事业。她经常参加村里组织的志愿服务活动,关爱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为他们送去温暖和帮助。“他在外面为国家作贡献,我在村里也要尽一份力。”巴合提古丽说。
奋进获佳绩,崭新成果绽光芒。多年来,贾尔恒·祖根别克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多次参与重大水文监测任务,为额尔齐斯河流域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也从一名普通的水文职工成长为站长、工程师,2007年,贾尔恒作为新疆水文系统唯一代表,到北京参加第一届全国优秀基层水文职工工作座谈会。2024年11月,获水利部“全国水利系统先进工作者”,水利厅优秀共产党员;2025获自治区先进工作者等称号。贾尔恒作为全国水利系统先进工作者,时隔17年再次到北京领奖,说道:“骄傲的是阿勒泰水文工作得到肯定,自豪的是基层水文人被大家所看到,我只是他们的代表而已。”38载时光中,他曾跟随前辈们,用寸步不离的坚守和跋山涉水的劳作守望额河,也带领后辈们不断创新,让水文站在额河上经年屹立。而一代代额河“守望人”虽书写着不同的经历,但他们不屈的意志和专业能力、奉献精神,谱写出了守护河流生态与安全的永恒乐章。
如今,贾尔恒·祖根别克一家的故事在当地传为佳话,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文明家庭的内涵,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谈及此次获评全国文明家庭,贾尔恒·祖根别克表示:“这不仅是我们家庭的荣誉,更是对所有默默奉献的水文工作者和千千万万文明家庭的肯定。我们会继续努力,让文明之花在家庭中绽放得更加绚烂。